Sensofar S wide聯動多設備,檢測更順暢
一、與顯微鏡聯動:宏觀掃描 + 微觀觀察無縫銜接
在精密檢測中,常需要先通過大視野掌握樣品全局狀態,再聚焦局部做微觀觀察,Sensofar S wide 能與光學顯微鏡實現無縫聯動,省去樣品轉移的麻煩,讓檢測流程更連貫。
比如檢測大尺寸半導體晶圓時,先用 S wide 做全局掃描,快速定位表面存在缺陷的區域(如劃痕、凸起),并在軟件中標記這些區域的坐標;隨后無需移動晶圓,直接通過聯動功能將顯微鏡鏡頭對準標記坐標,就能清晰觀察缺陷的微觀形態(如劃痕的橫截面結構、凸起的材質細節)。整個過程不用反復轉移樣品,既避免了樣品移位導致的定位偏差,又節省了 “全局找區 + 微觀觀察" 的銜接時間,尤其適合需要同時獲取全局分布與微觀細節的檢測場景。
對光學鏡片檢測而言,這種聯動同樣實用:先用 S wide 掃描鏡片整體平整度,找到平整度超差的區域;再通過顯微鏡觀察該區域的微觀結構,判斷是打磨瑕疵還是材質雜質導致的超差,為后續工藝調整提供更全面的依據,不用在兩臺設備間反復切換樣品。
二、與生產管理系統對接:檢測數據直連產線
在生產車間,檢測數據需要及時反饋給產線,才能快速調整工藝、減少不合格品,S wide 支持與常見的生產管理系統(如 MES 系統)直接對接,實現數據自動流轉,不用人工錄入。
以汽車零部件生產為例,檢測大型車門模具時,S wide 完成掃描后,會自動將模具型腔的平整度數據、缺陷位置信息同步至生產管理系統;系統實時統計該批次模具的合格率,若合格率低于設定標準,立即向生產部門推送預警,并附上具體缺陷數據(如某區域凹陷超差)。生產人員查看系統后,可快速調整模具加工參數,避免后續生產更多不合格模具。整個過程無需質檢人員手動導出數據、填寫報表,既減少了人工誤差,又縮短了數據從檢測到產線調整的時間,讓質量控制更及時。
對電子行業的大尺寸電路板生產而言,數據對接同樣能提升效率:S wide 將電路板的元件高度、焊點狀態等數據同步至系統后,系統可自動對比不同批次的數據,若發現某批次元件高度偏差突然增大,立即排查貼裝設備參數,避免批量不合格品流入下游環節。
三、與數據分析軟件兼容:數據深度應用
除了自帶的數據分析功能,S wide 還支持與第三方數據分析軟件(如 CAD 設計軟件、統計學分析工具)兼容,讓檢測數據能根據需求做深度處理,拓展應用場景。
在產品設計環節,可將 S wide 的檢測數據導入 CAD 軟件,與設計模型做精準對比:比如設計大型機械外殼時,導入外殼樣品的檢測數據后,CAD 軟件會自動標記實際樣品與設計模型的偏差區域,清晰呈現 “哪里尺寸不符、偏差多少",設計人員可直接根據這些數據優化圖紙,不用再手動對照數據表格修改設計,提升優化效率。
科研領域需要對大量數據做統計分析時,S wide 導出的數據可直接導入統計學軟件:比如研究不同工藝下大尺寸復合材料的表面粗糙度,將多組樣品的檢測數據導入軟件后,可快速生成粗糙度分布曲線、標準差等統計結果,幫助科研人員判斷哪種工藝更優,不用手動整理數據、繪制圖表,減少重復工作量。
無論是與顯微鏡的 “全局 + 微觀" 聯動,還是與生產系統、分析軟件的 “數據流轉 + 深度應用" 協同,Sensofar S wide 都能打破不同設備間的信息壁壘,融入用戶現有的檢測與工作流程,讓多設備配合更順暢,進一步釋放大視野測量的價值,成為提升整體工作效率的實用搭檔。Sensofar S wide聯動多設備,檢測更順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