服務熱線
17701039158
產品中心
PRODUCTS CNTER基恩士顯微鏡:生物醫學研究微觀窗口在生物醫學研究領域,從細胞形態觀察、組織病理分析,到生物材料與細胞的相互作用研究,都需要在微觀層面獲取精準、無損的觀測數據。基恩士 VK-X3000 激光共聚焦顯微鏡憑借非接觸式測量特性、高分辨率成像能力與靈活的動態觀測功能,為生物醫學科研提供了理想的觀測工具,幫助科研人員清晰捕捉生命活動的微觀細節,推動疾病機制研究與醫用材料開發。
相關文章
基恩士顯微鏡:生物醫學研究微觀窗口
高分辨率生物結構成像:生物醫學研究常需觀測細胞內部細胞器(如線粒體、高爾基體)或組織的細微結構,VK-X3000 在激光共聚焦模式下,20X 物鏡高度重復性精度 σ 為 40nm,寬度重復性精度 3σ 為 100nm,可清晰呈現細胞表面的微絨毛、細胞膜的褶皺形態;50X 物鏡更是能分辨細胞核內的染色質分布,為細胞周期研究提供清晰的微觀依據。
無損動態觀測能力:對于活細胞或組織樣本,長時間無損觀測是關鍵需求。VK-X3000 的聚焦變化模式可快速獲取樣本的三維形貌數據,單次掃描時間短(僅需數秒至數十秒),且無需頻繁調整激光強度,能減少對活細胞代謝活動的干擾。例如在細胞遷移研究中,可設定每 30 分鐘掃描一次,連續觀測 24 小時,記錄細胞的遷移軌跡與形態變化,分析細胞遷移速率與方向。
多維度生物數據量化分析:設備配套軟件內置的 292 種分析工具,可實現生物樣本數據的精準量化。觀察腫瘤組織切片時,通過 “面積測量" 工具可統計腫瘤細胞的占比,結合 “形態分析" 工具計算細胞的圓形度、長徑比,判斷腫瘤細胞的惡性程度;研究醫用支架材料與細胞的相互作用時,可測量細胞在支架表面的鋪展面積、黏附數量,評估支架的生物相容性。
細胞生物學研究:觀測活細胞的增殖、分化過程,記錄細胞分裂時染色體的行為變化;分析細胞骨架(如微絲、微管)的排列方式,研究細胞形態維持與運動機制;通過熒光標記觀測細胞內信號通路的激活過程,如鈣離子濃度變化引發的細胞反應。
組織病理學分析:對病理切片進行高分辨率掃描,觀察病變組織與正常組織的微觀結構差異,如腫瘤組織的細胞異型性、炎癥組織的炎性細胞浸潤情況;量化分析組織內特定結構的數量與尺寸,如阿爾茨海默病患者腦組織中的淀粉樣斑塊數量、大小,為疾病診斷與分期提供依據。
醫用材料研發:評估人工gu、xue管支架等醫用植入材料的表面形貌對細胞黏附、增殖的影響;觀測藥物載體(如納米脂質體)在細胞內的分布與釋放過程,分析藥物遞送效率;研究shang口敷料的微觀結構與傷口愈合速度的關聯,優化敷料設計。
樣品制備:將對數生長期的細胞接種到無菌培養皿中,加入適量培養基,在 37℃、5% CO?培養箱中培養 24 小時,使細胞貼壁生長;若需標記細胞,可加入熒光染料(如 DiI 細胞膜染料)孵育 30 分鐘,用磷酸鹽緩沖液(PBS)清洗 2 次,去除多余染料。
設備調試與參數設置:將培養皿放置在 VK-X3000 的載物臺上,通過延長光路連接細胞培養箱,維持載物臺區域溫度 37℃、CO?濃度 5%;選擇 “聚焦變化模式",搭載 10X 物鏡(NA≥0.30,WD16.5mm),設置掃描范圍為 5mm×5mm(覆蓋多個細胞),掃描分辨率為 512×512 像素,掃描間隔設定為 30 分鐘,總觀測時長 24 小時。
對焦與啟動觀測:通過 Z 軸電動微調找到細胞的清晰聚焦面,利用軟件的 “自動對焦跟蹤" 功能,確保長時間觀測過程中因培養基蒸發導致的焦距偏移得到自動補償;啟動時間序列掃描程序,設備將按設定間隔自動采集細胞圖像與位置數據。
數據分析與結果呈現:觀測結束后,軟件自動生成細胞遷移的動態視頻與軌跡圖;通過 “軌跡分析" 工具,計算每個細胞的遷移距離、平均速度與方向;統計遷移細胞的比例,對比不同實驗組(如加藥組與對照組)的細胞遷移能力差異;將軌跡圖、統計數據導出為 PDF 格式,用于學術論文或研究報告。
項目 | 生物醫學研究關鍵參數 |
激光類型與安全性 | 661nm II 類紅色激光(低光毒性,適合活細胞觀測) |
成像分辨率 | 激光共聚焦模式 20X 物鏡:高度 σ40nm,寬度 3σ100nm(細胞細微結構觀測) |
動態觀測功能 | 支持時間序列掃描(最小間隔數秒,最長可連續觀測數天) |
環境控制兼容性 | 支持對接細胞培養箱(維持溫度、CO?濃度,適合活細胞觀測) |
數據分析工具 | 含細胞計數、軌跡分析、熒光強度量化等專用工具(生物數據精準分析) |
圖像輸出格式 | TIF/AVI/CSV(滿足論文配圖、動態視頻展示、數據統計需求) |
基恩士顯微鏡:生物醫學研究微觀窗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