服務熱線
17701039158
產品中心
PRODUCTS CNTER基恩士共聚焦顯微鏡:多模式融合微觀新選擇基恩士VK-X3000激光共聚焦顯微鏡憑借其三重掃描技術,成為材料分析領域備受關注的工具。該設備整合激光共聚焦、白光干涉與聚焦變化三種掃描模式,通過靈活切換實現從納米級到毫米級的跨尺度測量,覆蓋金屬、陶瓷、高分子材料及透明薄膜等多樣樣本類型。
相關文章
基恩士共聚焦顯微鏡:多模式融合微觀新選擇
基恩士VK-X3000激光共聚焦顯微鏡憑借其三重掃描技術,成為材料分析領域備受關注的工具。該設備整合激光共聚焦、白光干涉與聚焦變化三種掃描模式,通過靈活切換實現從納米級到毫米級的跨尺度測量,覆蓋金屬、陶瓷、高分子材料及透明薄膜等多樣樣本類型。
技術架構與核心參數
設備搭載404nm半導體激光器與661nm輔助光源,配合16bit光電倍增器(PMT)與560萬像素彩色CMOS傳感器,實現16級灰度數據采集。其線性標尺分辨率達0.1nm,高度測量重復性≤12nm(1σ),面掃描速度最高125Hz,線掃描可達7900Hz。物鏡系統涵蓋2.5X至150X APO多種規格,支持50mm×50mm大范圍掃描,滿足微電子封裝、MEMS器件等復雜結構的整體形貌分析。
多場景適應性設計
針對高反光金屬表面,激光共聚焦模式通過針孔濾波排除雜散光,配合動態功率調節避免過曝;對于吸光材料如碳纖維復合材料,16bit探測器可捕捉微弱反射信號,結合AAGⅡ自動增益算法優化信噪比。白光干涉模式專為透明介質設計,無需鍍膜即可分析玻璃鍍層厚度或液晶顯示面板的層間結構。聚焦變化模式則通過亮度梯度分析實現快速三維重建,適用于電池電極表面粗糙度與電解液浸潤性的關聯研究。
操作流程與數據分析
設備配備電動XY平臺與一鍵式自動對焦功能,軟件界面集成292種分析工具,支持ISO 25178、ASA B06.01等國際粗糙度標準。測量數據可導出為CSV、DXF格式,兼容MATLAB、Python等第三方軟件進行二次開發。例如在半導體行業,用戶可通過“雙掃描"功能同時獲取晶圓表面形貌與電路圖案的彩色疊加圖像,縮短缺陷定位時間。
典型應用案例
東京大學研究團隊利用VK-X3000分析300mm晶圓背面拋光工藝,通過激光共聚焦模式檢測到0.3nm的局部波紋度差異,為化學機械拋光(CMP)參數優化提供依據。法國GREYC實驗室則采用白光干涉模式測量MEMS加速度計的懸臂梁厚度,50μm級結構的重復測量誤差控制在0.5%以內。